一、外观设计与便携性
设计语言:
ThinkBook 14+ 2025延续了系列标志性的“双撞色”设计,A面采用金属材质与苍岩灰配色,结合创新双喷砂工艺,质感细腻且抗指纹。机身厚度仅15.9mm,重量1.5kg,在14.5英寸机型中属于轻薄水准。转轴支持180度开合,配合隐藏式USB-A接口(可收纳无线鼠标接收器),实用性与美观性兼具。
便携性亮点:
不足:
二、性能配置深度解析
处理器(CPU):
搭载英特尔第二代Arrow Lake架构的酷睿Ultra9 285H,16核心16线程(6性能核+8能效核+2LP能效核),最高睿频5.4GHz,三级缓存24MB。实测Cinebench R23多核得分18371分,单核1877分,性能超越前代Ultra9 185H及竞品锐龙AI 9 365,多任务处理(如同时运行PS、PR、Office)流畅无卡顿。
显卡(GPU):
集成锐炫130T核显,基于Xe架构,支持DirectX 12。3DMark Time Spy测试物理分3483分,实测《无畏契约》2K低画质平均183.7帧,《黑神话:悟空》1080P中等画质约64帧,可满足轻度游戏需求。支持TGX显卡扩展坞(64Gbps带宽),外接独显后性能进一步提升。
内存与存储:
散热系统:
采用双风扇+双热管设计,极客模式下CPU功耗释放达65W,性能模式更安静(约40dB)。双烤(CPU+GPU)30分钟后,键盘区温度控制在42℃以下,无明显烫手感。
三、屏幕配置深度解析
参数亮点:
实际体验:
对比竞品:
虽未采用OLED屏,但IPS屏在高亮度下续航表现更优,且无烧屏风险,适合长时间办公场景。
四、续航能力
电池容量:85Wh,在14英寸轻薄本中属顶级水平。
实测数据:
-
PCMark 10生产力测试(120Hz刷新率):续航12小时15分钟。
-
混合办公(Word+网页+视频播放):持续使用超10.6小时。
-
动态刷新率模式+节能设置:PCMark 10现代办公测试达14小时30分钟。
快充支持:100W氮化镓适配器30分钟充至50%,应急场景无忧。
五、接口与扩展性
接口配置:
扩展潜力:
六、优缺点深度解析
优点:
-
性能均衡:CPU/GPU/内存三强组合,办公、设计、轻度游戏全覆盖。
-
屏幕顶级:3K 120Hz IPS屏,色彩与流畅度兼顾,适合专业场景。
-
接口完备:雷电4+HDMI 2.1+RJ45,扩展性碾压竞品。
-
续航持久:85Wh电池+智能功耗管理,实测续航超10小时。
缺点:
-
风扇噪音:高负载下噪音略明显,建议搭配降噪耳机使用。
-
价格门槛:起售价7999元,同类产品中性价比一般。
-
无OLED选项:对色彩对比度有极高要求的用户可能失望。
七、用户真实体验与购买建议
用户好评:
用户吐槽:
购买建议:
八、总结
联想ThinkBook 14+ 2025(酷睿Ultra9 285H)以全能配置重新定义了高端商务本的标准,在性能、屏幕、续航与接口上均达到行业顶尖水平。尽管价格偏高且无OLED选项,但其均衡表现与扩展潜力,仍使其成为2025年最值得投资的轻薄本之一。